第2812章 (第1/2页)
接到电报的马利宁,看清楚上面的内容之后,先是满脸的震惊,随后开始摇头。
正在与洛巴切夫和罗曼洛夫说话的罗科索夫斯基,见到马利宁这副摇头晃脑的样子,忍不住好奇地问:“参谋长,你在看什么?”
“是索科夫少校发来的电报。”马利宁走过来,将手里的电报递向了罗科索夫斯基,嘴里说道:“上面汇报了他今天收容溃散部队的事情。”
洛巴切夫觉得以索科夫的级别,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,根本收容不了多少的部队,便不以为然地说:“参谋长同志,不知索科夫少校收容了多少部队?”
“差不多有两千人。”没等马利宁回答,罗科索夫斯基已经抢先开口说出了答案。
“什么?”洛巴切夫吃惊地瞪大了眼睛:“多少,收容了差不多两千人?”
作为副司令员的罗曼洛夫,同样对这个数字产生了怀疑:“这怎么可能呢?他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,居然就收容了这么多的部队,简直太不可思议了。会不会搞错了?”
“不会搞错的。”罗科索夫斯基闭着眼睛思索了一阵,睁开眼睛向众人解释说:“我想应该是从维亚济马地区突围出来的部队,毕竟陷入敌人合围的兵力多达几十万,就算只有一小部分进入索科夫设置的收容区域,也能收容到几千的兵力。”
罗曼洛夫确认了索科夫的确收容了将近两千兵力之后,又主动问起:“司令员同志,需要给他提供一批指挥员,协助他立即把独立团的框架搭起来吗?”
罗科索夫斯基笑了:“我看没有这个必要了。根据电报上所说,他接收了一个减员严重的步兵第456团,该团的副团长和三位营长都还活着。如今他已经把收容的指战员,分配充实到团里。只要我们再给他们补充一批武器,他们就能独立执行作战任务了。”
“武器弹药,我可以连夜安排运输队给他们补充。”马利宁听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,便试探地问:“司令员同志,是否现在就给独立团安排作战区域?”
“不急不急。”罗科索夫斯基摆着手说:“独立团虽说已经有差不多两千人,但由于刚刚组建,干部战士之间还没有进行过磨合,彼此还缺乏默契。如果仓促拉上战场,没有一场战斗打下来就被打垮了。”
“他们如今所在的区域,距离敌人很近,随时有可能发生战斗。”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说独立团暂时不具备独立作战能力,马利宁便向对方建议道:“要不,让他们先撤到司令部附近,等过一段时间再派他们上战场?”
“虽然敌人已经距离我们很近了,但他们如今的注意力,都集中了莫扎伊斯克地区。”罗科索夫斯基谨慎地说道:“我觉得可以让索科夫少校他们暂时待在原地,继续收容更多的部队。”
“他们已经有差不多两千人了,还要继续收容部队吗?”
“完全有必要。”罗科索夫斯基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:“只要德军没有向他们发起进攻,他们完全可以继续待在现在的位置,这样可以收容更多的部队。没准过一段时间,这支部队将成为我们手里最强大的预备队。”
“如果继续增加人手的话,团的建制,会不会太小了点?”马利宁向罗科索夫斯基建议道:“要不,让他们扩编为师吧?”
对于马利宁的提议,罗科索夫斯基想了想,随即摇头拒绝道:“据我所知,索科夫少校入伍时间仅仅两个月。显然没有指挥师级作战单位的能力,贸然让他当师长,显然是不合适的。我看,就把独立团改变为独立旅,等索科夫少校积攒了足够的指挥经验之后,再考虑晋升他为师长一事。”
“那好,我马上给他发电报,将这个好消息通知他。”
“还有。”罗科索夫斯基又补充道:“尽快安排运输队,给他运输武器弹药,把他们都武装起来。这样就算遭遇德军的偷袭,他们也有足够的能力,与敌人一战。”
十几分钟后,索科夫接到了司令部发来的电报。
看完电报上的内容之后,他对别尔金说道:“中校同志,我刚刚接到了集团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,让我们暂时停留在原地,继续收容那些从德军包围圈里逃出来的指战员。另外,从现在开始,我们团的番号,由独立步兵团改编为独立步兵旅。”
“太好了,这真是太好了。”得知部队即将改编为步兵旅,别尔金不禁喜出望外,随即和索科夫商议起来:“少校,步兵团通常下辖三个营,而步兵旅是下辖四个营。如今改编为步兵旅,那您打算任命谁为四营营长呢?”
索科夫仔细思索了一下,今天收容的指战员中,除了别尔金等人外,军衔最高的不过是上尉,当连长可以,要当营长,显然还不够格。他挠了挠后脑勺说:“司令员同志不是让我们暂时留在原地,继续收容那些从敌人包围圈里逃出的指战员么。我看不如再等等,看明天收容的指战员中,是否有合适的人选。”
“那也行。”别尔金点着头说:“明天遇到合适的人选后,再组建四营也不迟。”
“还有,”索科夫接着往下说:“我们既然要留在这里,那么防御工作必须做好。立即组织人手,在我们驻扎的区域附近,挖掘战壕,建立简易的防御阵地,免得遭到德军的偷袭。除此之外,还需要朝敌人所在的方向,派出警戒哨,密切监视敌人的动向……”
别尔金原本还担心索科夫的年纪太轻,在军队里的时间太短,没有什么指挥经验,但听到索科夫井井有条地布置任务,心里不免暗暗吃惊,心说就算是自己的师长奥尔洛夫上校在这里,恐怕表现也不过如此。
半夜时分,来自集团军司令部的武器遇到之后,索科夫立即安排人手,迅速地分发下去,把全旅的指战员都武装了起来。同时,还在新修好的战壕里,建立了几个机枪火力点,来确保部队驻扎地点的安全。
面对索科夫的安排,有不少指战员感觉是多此一举。虽然如今只是十月中旬,但在俄罗斯已经是冬天了,夜间的气温降到了零下,在如此寒冷的气温下,德国人肯定待在暖和的掩蔽部里,怎么可能多此一举呢?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